花園酒店出品的菠蘿包。廣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
一掃疲勞
酥軟菠蘿包
菠蘿包是廣州人早茶、下午茶里的“常點”,也是港劇里出鏡率極高的親民點心,三點三下午茶的標(biāo)配就是菠蘿包加一杯絲襪奶茶,它仿佛天生具備“一掃疲勞”的魔力。
香港人嘗試在餐包上涂上一層由砂糖、雞蛋和牛油做的酥皮,高溫?zé)h后的酥皮開始爆裂,形成裂紋,看著像菠蘿的紋路,于是有了這個形象的名字“菠蘿包”。早期的菠蘿包是沒有菠蘿的,香港人喜歡將其攔腰切出一道口子,塞進冰冷的黃油,這就是菠蘿油;現(xiàn)在,有的酒樓食肆為了滿足食客們,在菠蘿包里加入菠蘿內(nèi)餡,至此,菠蘿包終于成為名副其實的“菠蘿包”。某酒店的桃園館和某亭皆有供應(yīng)“真材實料”的菠蘿包,精選臺灣鳳梨味餡料,以面粉和酵母加入涼白開水后搓成面團發(fā)酵后,再用雞蛋、牛油、白砂糖和入面粉搓成的面團拍成一層皮蓋在面包表面,放入烤爐烤制15分鐘左右。
吃菠蘿包一定要趁熱。新鮮出爐的菠蘿包甜香四溢,酥皮松脆而輕盈。帶著溫度的面包柔軟堪比棉花,濃郁的牛油在舌尖慢慢綻放出咸香,給人大大的滿足感。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馬駿、黎慧瑩、高敏華
廣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