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月25日
地點: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今天是來醫(yī)院的第四天,前幾天我一直在指揮部忙著協(xié)調(diào)各種事情,還沒進過隔離病區(qū)??粗蠹叶甲哌M隔離病區(qū),心里既有擔心,也有著急,聽了他們出來后描述的各種情形和突發(fā)情況,還是有點不放心。昨天,和三病區(qū)主任約好,今早八點進科里查房。
醫(yī)生在病房內(nèi)照顧病人
昨晚就有后勤人員說:“盧院長你是湖北人,回來還沒吃熱干面吧?來我們食堂嘗嘗!”再三推辭不過,早上7:40來到醫(yī)院飯?zhí)茫煌霟岣擅?,一杯豆?jié){,吃得真爽快!
盧濤(左)與同事合影
吃完和三病區(qū)主任一路到了隔離病房門口,氣氛突然就凝重起來。脫衣服、洗手、穿防護服,護士嚴格監(jiān)督每個步驟,口罩、隔離衣帽子不能留一點縫隙。我也有些緊張,生怕有什么地方?jīng)]做好出現(xiàn)暴露,也不知道推開那扇沉重神秘的大門后會是什么樣子?
一切穿戴妥當,請護士長拍個照,留下了最珍貴最勇敢的照片。深吸一口氣,推門……我和我的隊員們一樣,沖上了最前沿!
推開一間間病房,跟著查看一個個病人。除了特殊的環(huán)境,病人都戴著口罩,濃烈的消毒水味兒充斥著整個病區(qū),這里似乎與普通病房也沒有太大區(qū)別,但醫(yī)護人員身著厚厚的防護服穿行其間的忙碌背影時刻提醒著我:這里都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極具傳染性,必須加倍小心!
剛開始,我小心地保持著與患者的距離,一個、兩個、三個……隨著接觸的患者增加,我慢慢也放松了,開始進入狀態(tài)。在病房內(nèi),我詢問病人情況,解釋病情,提醒住院醫(yī)師做好查房記錄,探討用藥情況,傳達鐘南山院士的最新診療方案、第六版治療指南……終于找到支援隊專家的感覺了。憋氣、悶熱,似乎都來不及體會,突然后背一涼,怎么有水滴下來了?難道是防護衣破了?心頭一緊,再仔細感覺,原來是汗水在里面流淌,虛驚一場。
這是一次特殊的查房,查著查著,心情越來越沉重。這里有父女一起住院的,也有夫妻同在一間病房的,有親人都在重癥病區(qū)的,也有和出院的親人剛剛分別的,還有一家五口都感染住院的......看完病人,我們要出門時,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不是“我什么時候能出院”,而是“醫(yī)生,我女兒/父親/母親怎么樣了?”既心酸又心痛。
只要在病房內(nèi),就一定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要求。有個患者反復說要出院,我們告訴她還沒轉陰不能出院。對方怎么也不理解,最后只能嚴肅告誡:“你出去只會傳染家人和周邊的人,沒有一點好處!”對方這才作罷。還有個大姐,已達到出院標準了,還一直說不舒服,不想出院,說著說著還吼了一句:“我回去還是要隔離,我害怕,不想出去!”還是護士長有經(jīng)驗,委婉地跟她說:她在樓下住院的父親希望她能早點兒回家看看。大姐一聽,終于同意出院了??磥磲t(yī)患之間的溝通藝術在哪里都不可少,尤其是隔離病區(qū)這樣的環(huán)境里。醫(yī)護人員、患者、家屬都辛苦了,理解萬歲!
三病區(qū)上下兩層樓,38個病人,我全部過了一遍,任務圓滿完成。但最危險的事情來了:出病房脫隔離衣。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沒人幫忙的,全靠自己。我跟著指示一步一步做,小心翼翼地避免碰到被污染的防護裝備。隔離衣還是有點小,幾經(jīng)掙扎,終于脫下。小心小心再小心,還是沒站穩(wěn),腳點了一下地板,馬上把襪子脫下扔掉,再用酒精噴灑腳部。安全第一,這時候沒辦法心疼那雙新襪子。
安全回到清潔區(qū)后,我長舒一口氣,這時候才能拿回手機,一看時間,兩個小時過去了?;仡^再看進門墻上貼的那句話,還真是充滿哲理:沒人扶你的時候,自己站直,路還長,背影要美!
深網(wǎng)記者
直擊深圳醫(yī)療隊出征
在湖北戰(zhàn)疫最前方
為您帶來最貼近的戰(zhàn)疫見聞
(作者:盧濤 記者 秦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