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喜地看到,近年來,從兩會“部長通道”到黨代會“黨代表通道”,再到兩會“委員通道”“代表通道”,我們的黨和國家回應民意、直面社會關切的通道已實現全覆蓋。通過這些通道,表面上展現的是代表委員風采,背后呈現的卻是中國更加為民、自信、透明、開放的國家形象,奏出的是新時代中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并深刻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足以折射出“以人民為中心”制度設計的優(yōu)勢和自信,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多可借鑒的中國經驗。
憲法宣誓再次表明,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而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fā)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形成全民敬畏、尊崇、學習憲法的氛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學習進行時】今年兩會上,習近平參加了六個團組的審議討論,多次發(fā)表重要講話。他的講話要言不煩,情真意切,守真務本。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chuàng)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真抓實干”系列報道之《習近平兩會新語之“真”字篇》,與你一起體味總書記的“真”。
要以人民群眾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滿意不滿意為標準,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摒棄私心雜念,多做于民有利的事。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懷,又要有“建功必須有我”的執(zhí)著,俯下身子、甩開膀子,辦實事、求實效、創(chuàng)實績,就能干出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功績。
十九大報告莊嚴宣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以新發(fā)展理念為引領,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fā)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黨中央領導下,通過歷次憲法修改實踐,已經形成了符合憲法精神、行之有效的修憲工作程序和機制。這次修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一次憲法修改。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在總體保持我國憲法連續(xù) ...
脫貧攻堅戰(zhàn)已進入攻堅拔寨階段,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需下更大力氣,有更多的謀策,我們已經取得了扶貧攻堅的累累碩果,夯實了基礎。在黨的十九大繪就的宏偉藍圖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必將奪取脫貧攻堅全勝。
毛澤東同志曾在《湘江評論》中疾呼:“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我們都是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的“主人翁”。多一些“主人翁精神”、多一分參與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能在共同歸屬與集體認同中,不斷完善、日臻成 ...
深刻理解“功成不必在我”的三重境界,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收獲,更是一種鞭策。時時以“功成不必在我”來觀照自己,砥礪自己,我們的事業(yè)一定能夠取得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全面實施憲法。
中國政府將會努力把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住房、環(huán)保等民生工作做得更好,力爭解決新時代的主要矛盾。面對挑戰(zhàn),中國準備好了嗎?是的,答案是肯定的。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回望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發(fā)言,字字擲地有聲。如今5年過去,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成就斐然,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然而改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一心為民的情懷與承諾。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直面民生熱點,回應群眾關切,描繪了一幅改善人民生活的新畫卷,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真金白銀”的民生投入,民生實事的逐一落實,既悄然改變百姓生活,也折射出執(zhí)政者“把百姓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民生情懷,體現了改善民生的堅定決心,人民群眾從發(fā)展中觸摸到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中國的富強與和諧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世界的發(fā)展與和平離不開中國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因為這是一條實現互利共贏,合作發(fā)展的光明之路。
扶貧工作需要久久為功。所謂攻堅,不僅要拿出拼搏的精神,更要腳踏實地。唯有實事求是,不搞花架子,不欺上瞞下,才能真正打好精準脫貧這場攻堅戰(zhàn)。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強調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協商、民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就是這種民主最基本的體現。這一新型政黨制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世界政黨政治的發(fā)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內蒙古自治區(qū)實現的跨越式發(fā)展,是國家大政方針在北部邊疆落地生花的生動縮影,成為一道銳意創(chuàng)新、埋頭苦干、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的亮麗風景線。
通過關注“小問題”了解“真情況”,揪住“小事”的改變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也構成了過去幾年中國治理的重要經驗。
我們過去強調比較多的是在戰(zhàn)爭年代需要一種舍生忘死、前仆后繼的犧牲精神。其實,即便就在和平建設年代,特別是在攻堅、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具備一種傾心盡力、沖鋒陷陣的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