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星巴克不走心的道歉。
近年來屢出食安問題、服務態(tài)度問題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最近又來到了風口浪尖。有網友反映,重慶星巴克磁器口店驅趕在店內就餐的民警,店員還聲稱民警影響門店形象。對此星巴克回應,只是在協調調整座位時引發(fā)誤會,致以歉意。
不論是“驅趕民警”,還是協調座位引發(fā)誤會,這件事兒,星巴克做得實在太不地道,凸顯出在管理方面的極大疏漏,也暴露出在品牌價值取向上存在的潛在危機。
沒錯,我們不能道德綁架,不能讓商家必須接受民警在餐位吃飯,但服務行業(yè)“言語不妥”,又不說清到底哪里不妥、哪里抱歉,毫無誠意,更枉談尊重。
這件事兒其實不大,之所以在網上引發(fā)對星巴克這么大批評,其中既有公眾對警察辛苦而不受尊重的同情,也有很多人對星巴克一向傲慢積怨已久的情緒。作為精致生活品牌亮相中國的星巴克,也曾是很多人目中的白月光。一邊喝咖啡一邊敲筆記本電腦,還曾是人們對都市高端白領的想象。在這種品牌策略下,某些星巴克的管理者、店員對格調的理解也慢慢走入偏鋒,好像顧客是來沾光的,自己的商品有什么了不起的魔力。有網友提到,點單的時候不說點黑話就語帶諷刺,搞不清中杯很小、大杯是中杯仿佛就要成了進大觀園劉姥姥被嘲弄一番。因此,民警被“驅趕”這事兒發(fā)酵,很多人批評的就是星巴克錯亂的價值觀。
說白了,不論品牌高端、低端,咖啡就是咖啡,服務就是服務,以貌取人、看人下菜碟兒,經商沒這個道理,做人也不能這么勢利。
格調源于雙向尊重,50年前,星巴克不過就是西雅圖一家農貿市場里的社區(qū)小店,與小資一點關系都沒有。就是因為尊重社區(qū)價值,在做好本職的同時用心做好社區(qū)服務,星巴克才積攢起口碑,一天天崛起成為跨國連鎖巨頭。在星巴克這封道歉信里,“社區(qū)”也是關鍵詞,但不忘初心不能掛在嘴邊,警察是社區(qū)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奉獻者之一,尊重他們,就是尊重社區(qū),拿不出實際行動,就別怪消費者唾棄。
這幾年,國內咖啡品牌越來越豐富,高端的多得是,性價比高的也一大堆,星巴克品牌魔力早已不在,還心存優(yōu)越感就是不撞南墻不回頭。老老實實經營,好好遵守法律法規(guī),對中國消費者多一些真誠,才是正道。
文字:王森
出鏡:陳致遠
剪輯:戰(zhàn)旗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